微雨撲上海之旅(一)
近日姐姐從楓葉國回港渡假三星期,她希望趁此機會跟媽媽及我外遊幾天,難得自己依然無業,當然俸陪到底。原本計劃多籮籮,一時泰國一時又話日本,但正當傾得興高采烈之際,老太突然大爆其護照即將到期,暈!既然特區護照又沒有快證服務,楓葉國臨時護照又掠七百多元,所以我們最後決定向祖國出發,目的地 - 上海!
今次的旅程跟以往的有點不同,因為姐姐講明要到一些有歷史價值的景點,所以絕不能帶她們去蒲cafe去按摩求求其其hea一天作罷。於是我花了點時間做功課,行程第二天,三人前就到了歷史悠久兼文化氣息極濃的 - 多倫路文化名人街。
多倫路是位於上海虹口區的一條道路,原名竇樂安路,名字是以當年曾受到清朝光緒帝授予『進士』稱號的英國傳教士及倫敦聖教書會總部幹事竇樂安命名。1943年汪精衛政府接收上海公共租界時以內蒙古的多倫縣為基本,將竇樂安路改為『多倫路』。多倫路全長550米,修建於1911年-1920年,理論上屬於華界,但亦是當時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築建的產物。 多倫路,在建成的初期有不少中國民族資本家於發達後都會在這裡興建別墅,到了後來才有不同時代的風雲人物進駐。其中包括有國民黨時期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及在小時候曾短暫居於此處的台灣作家白先勇。
二/三十年代,多倫路是以魯迅為代表的中國左翼知識分子最活躍的地區,1930年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更在233號成立中華藝術大學,魯迅、郭沫若、茅盾、葉聖陶、王造時等知識分子都曾居於此和附近的景雲里。而丁玲、沙汀、瞿秋白等左翼作家也一度在多倫路附近的虹口地區居住及進行創作。
1998年,虹口區政府將多倫路改造為集旅遊和文物保護為一體的『多倫路文化名人街』,並沿街建造了一些文物收藏館和名人故居,又開設了中國第一家官方的當代藝術館『多倫現代藝術館』。另外大家還可以在這裡找到上海現存唯一中西合璧的基督教堂『鴻德堂』、南洋廊式風格的『中華藝術大學學生宿舍』等等,可以說是上海舊式里弄和海派建築的縮影。
今次的旅程跟以往的有點不同,因為姐姐講明要到一些有歷史價值的景點,所以絕不能帶她們去蒲cafe去按摩求求其其hea一天作罷。於是我花了點時間做功課,行程第二天,三人前就到了歷史悠久兼文化氣息極濃的 - 多倫路文化名人街。
多倫路是位於上海虹口區的一條道路,原名竇樂安路,名字是以當年曾受到清朝光緒帝授予『進士』稱號的英國傳教士及倫敦聖教書會總部幹事竇樂安命名。1943年汪精衛政府接收上海公共租界時以內蒙古的多倫縣為基本,將竇樂安路改為『多倫路』。多倫路全長550米,修建於1911年-1920年,理論上屬於華界,但亦是當時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築建的產物。 多倫路,在建成的初期有不少中國民族資本家於發達後都會在這裡興建別墅,到了後來才有不同時代的風雲人物進駐。其中包括有國民黨時期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及在小時候曾短暫居於此處的台灣作家白先勇。
二/三十年代,多倫路是以魯迅為代表的中國左翼知識分子最活躍的地區,1930年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更在233號成立中華藝術大學,魯迅、郭沫若、茅盾、葉聖陶、王造時等知識分子都曾居於此和附近的景雲里。而丁玲、沙汀、瞿秋白等左翼作家也一度在多倫路附近的虹口地區居住及進行創作。
1998年,虹口區政府將多倫路改造為集旅遊和文物保護為一體的『多倫路文化名人街』,並沿街建造了一些文物收藏館和名人故居,又開設了中國第一家官方的當代藝術館『多倫現代藝術館』。另外大家還可以在這裡找到上海現存唯一中西合璧的基督教堂『鴻德堂』、南洋廊式風格的『中華藝術大學學生宿舍』等等,可以說是上海舊式里弄和海派建築的縮影。
5 comments:
多倫路。。。咁疑似粗口嘅
最尾嗰張紅膠盆,同我細個拎嚟沖涼嗰個一樣喎!
其實上次去上海, 我都想去一啲舊城街, 去感受一下老街既"老味".但係始終都係冇時間去...:P
我d fd話老街入邊d野食都OK架喎!係d地方"嗱渣"啲je......哈哈!
naruto....上海仲有個叫"海倫路"tim...
上海話係"hea lun lu"仲似粗口呀!!!!
哈哈, 半年前聖誕節去過, 好有親切感!上次去都落毛毛雨~
多倫路真係幾好行架, 多野睇...
fun兄有沒有去咸亨酒店? (我親眼目睹一位上海媽媽帶小孩在在咸亨酒店洗手盤上方便~~~~)
to naruto,
可能係紅A膠盤黎~~
to阿寶,
海倫路係邊架呢?
to agnes,
有見到咸亨酒店不過就無見人響洗手盤上方便喎~
Post a Comment